有瓣音频 – 分享编曲混音技术

有瓣音频 – 有伴你我


  • 首页

  • 归档

  • 搜索

在REAPER中如何使用外部MIDI键盘来控制插件参数

发表于 2024-03-31

需求

相比鼠标绘制包络线 使用外部控制器对音量推子或者插件参数进行控制并记录 会更加人性化且高效

接下来以MIDI键盘为例 给大家介绍实现方法

MIDI键盘控制插件参数

  1. 进入Reaper的Preferences页面 找到你的MIDI设备 并开启Control Message功能

    image-20240331103757673

    image-20240331104028456

    image-20240331104104989

  2. 选中插件中需要控制的推子 确保处于焦点状态(这步很关键)

    这里以Waves Q10的输出音量推子为例

    image-20240331104652052

  3. 然后 点击Param->Learn选项

    image-20240331104917532

    image-20240331105314276

  4. 此时 滚动MIDI键盘上的滚轮或者推子 Command一栏会自动识别

    image-20240331105115016

  5. 点击OK 此时就能通过MIDI键盘控制该推子了

    2024-03-31 09-25-58.2024-03-31 09_28_55.2024-03-31 11_06_26

  6. 如果需要记录该自动化 那么在控制之前 需要将automation mode设置为Write模式 记录完成后 再改回Read模式即可

    image-20240331111030644

  7. 设置完毕

MIDI键盘绘制CC曲线

如果我们想使用键盘滚轮来进行MIDI的CC曲线绘制 则需要借助ReaControlMIDI插件

  1. 这个插件必须放在音源前面 并勾选Control Change一栏中的Enable选项

    image-20240331173936063

  2. 然后参照前面的步骤只需要给插件中的推子通过MIDI Learn和键盘滚轮进行关联

    image-20240331174716085

  3. 此时 我们开启包络写入 一边播放音频 一边操控滚轮进行CC曲线的绘制

    image-20240331174945735

    其效果和直接在钢琴卷帘窗中手动绘制的效果一样 只是显示的方式不同

    借助外部控制器 对于某些乐器 比如弦乐的表情控制可以更加地细腻

  4. Done

本文为作者原创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 谢谢

有瓣音频 – 有伴你我,更多编曲混音技术尽在有瓣音频

在REAPER中实现自动绘制包络曲线

发表于 2024-03-31

需求

如果你嫌弃手动绘制包络太繁琐 那么Reaper也提供了自动化包络功能 尤其针对一些规律性比较明显的包络 能省下不少时间

步骤

  1. 选择插件中需要进行控制的参数

    image-20240331095802136

  2. 开启LFO模式

    image-20240331100015696

    这里我们可以设置参数变化方式以及控制的速度和幅度等等

  3. 最终效果

    2024-03-31 09-25-58.2024-03-31 09_28_55

  4. 如果需要记录该自动化 那么在控制之前 需要将automation mode设置为Write模式 记录完成后 再改回Read模式即可

  5. 如果觉得效果不满意需要对进行参数修改 除了FX中的Param入口之外 还可以点击包络轨道的正弦图标进入 这样更加方便

    image-20240331112528038

外部设备绘制包络曲线

如果需要通过外部硬件设备来写入自动化 那么可以参考下一篇文章《在REAPER中如何使用外部MIDI键盘来控制插件参数》

本文为作者原创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 谢谢

有瓣音频 – 有伴你我,更多编曲混音技术尽在有瓣音频

在AI环境下的音乐制作流程

发表于 2024-03-30

前言

本着打不过就加入的原则 我们可以考虑借助AI工具实现音乐制作效率化

第一步 灵感启发

假如你灵感枯竭 不妨使用AI写歌找找灵感 比如SunoAI

在众多机械的声音中找寻共鸣

虽然我个人不太喜欢用 担心被同化 但是毫无头绪的时候参考借鉴一番也未尝不可😃

除了强大的SunoAI之外 还有一些对中文不太友好的工具比如:Soundraw、Mubert 可以蹭一蹭免费额度玩一玩

第二步 以曲填词

填词是一项脑力活 精神状态不佳的时候 还不如AI写的词

没有头绪的时候 也不妨试试人工智能 比如 网易天音 腾讯觅词等等

如果你喜欢写英文歌词 可以试试Moises或者Waves公司出品的LyricStudio

image-20240331075829696

第三步 混音母带

借助AI混音母带分析工具优化自己的作品 是个不错的选择

比如 mixcheckstudio

image-20240329095545280

第四步 歌曲封面

使用AI一键生成封面图 不要太爽

什么? 你说这样没有感情

在众多的图片中选择了一张你觉得合适的图 你的选择就是你的感情

有时候 选择大于创作😼

第五步 MV制作

AI生成短视频 这个不用多说了 网上有很多利用AI生成的电影预告片 很震撼

推荐一个根据文字生成视频的网站 PixVerse

视频的制作无法一步到位 更需要个人的参与 将各种片段组合在一起并和歌曲进行搭配 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如果不熟悉的话 还不如使用摄像机拍摄来的快一些

当然了 它的优势在于动画和虚拟人物和场景

我在想 某些小说里震撼的画面 未来指定得靠AI来实现了 人类的脑洞哪有AI的大啊 哈哈😜

总结

在AI的大环境下 我们更多充当的是创意者 审美者 牵线者 整合者 指挥者 选择者 而不是执行者

下达命令 让AI去替我们干活

我不禁思考 当大部分的事情都能让硅基生命去做时 人类其实并不会失业 反而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共产大同社会

本文为作者原创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 谢谢

有瓣音频 – 有伴你我,更多编曲混音技术尽在有瓣音频

混音是音量的艺术

发表于 2024-03-29

前言

混音的底层原理其实就是音量 我们通过调整不同音轨的音量 使得乐器之间相互融合 形成一个富有听感的整体

三个维度

我们可以从时间 频率 音量三个维度去分析

  • 音量推子 : 调整的是 整个时间 所有频段 的音量
  • EQ : 调整的是 整个时间 某些个频段 的音量
  • 压缩器 : 以字或句为单位 循环规律性地调整 整个频段 的音量
  • 动态EQ/压缩器 : 以字或句为单位 循环规律性地调整 某个频段 的音量

所有我们使用的效果器都是用来调整音轨音量的工具 某些效果器的存在是为了能更加细致化地调整音量

混响和延迟

混响和延迟效果器 其实只是一个音色生成器 并不是音量调整工具

给人声发送混响和延迟 就相当于是生成了一段基于人声的混响和延迟音色 这些个音色和原本的声音进行叠加后能形成一定的空间感

因此我们可以将它们当做是一种和声或者乐器来看待 在宿主中添加混响和延迟 其实就和叠音色没什么太大区别了 既然是叠音色 那就完全根据个人喜好了 可叠一轨或者多轨

从这个角度去分析的话 当我们在混延迟和混响的时候 就更加有目标 而不是盲目地乱加效果

本文为作者原创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 谢谢

有瓣音频 – 有伴你我,更多编曲混音技术尽在有瓣音频

原创歌曲《远方》上线啦

发表于 2024-03-28

网易云试听

如果以下播放器无法播放 可以点击进入网易云网页 或者各大音乐平台搜索歌手 : 十二越

歌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天长地久

词/曲 : 十二越
编曲/混音 : 十二越

心 在那个黄昏的小巷
我们如风儿般漂扬
老街道旁

曾几何时我们都一样
一样的为这
为那痴狂

如今我们也都还一样
一样的长大
一样挣扎
雁儿飞过南边风只刮
是谁在远方
谁在流浪

...

创作背景

23年写的歌

背井离乡 是否想家

故土 祖地 最开始的地方 最美好的记忆

编曲混音

每次都感觉自己在进步 但是结果依然不是太满意 存在很多瑕疵

再接再厉 争取越来越好💪

有瓣音频 – 有伴你我,更多编曲混音技术尽在有瓣音频

原创歌曲《我以为》上线啦

发表于 2024-03-28

网易云试听

如果以下播放器无法播放 可以点击进入网易云网页 或者各大音乐平台搜索歌手 : 十二越

歌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我以为

词/曲 : 十二越
编曲/混音 : 十二越

曾经我以为
不过是残留的眼泪
曾经我以为
只是伤悲

而你温柔的余味
少了真心的体会
当初划过眼角的玫瑰
难道才珍贵

呜~ 呜~
谁是谁非
是你知进退
还是我不想回
...

等过想过不后悔
也曾哭过累过证是非
别再
流泪

创作背景

23年写的歌 曾经我以为 也只是我以为

歌词比较直白 换句话说就是比较俗 但是真情流露 管它呢😜

希望大家能喜欢 多多支持

编曲混音

其实以前我不太喜欢在编曲中加入电吉他

因为感觉有些low😂 可能是受到其他歌曲的影响 有些伤感情歌 吉他一上场整首歌听起来就俗了

不过现在身在局中 也很难分辩了 有时候就是需要来点失真吉他🎸 才能把情绪推起来 让歌曲听起来更苦

混音上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 副歌情绪没推上来 没有宣泄到位 当时忘了给副歌某些地方添加延迟混响以及和声
  2. 乐器前后摆位不太满意 我大部分歌 鼓组都比较明显 把情歌混成了嘻哈 并不是一件好事
  3. 乐器音色调整过度 比如钢琴🎹 原本的音色更好听 混音后的颗粒感太过明显 和歌曲的风格不是太大 其实我更希望音色听起来舒服温柔一些 这样听众才能进入状态

有瓣音频 – 有伴你我,更多编曲混音技术尽在有瓣音频

原创歌曲《天长地久》上线啦

发表于 2024-03-28

网易云试听

如果以下播放器无法播放 可以点击进入网易云网页 或者各大音乐平台搜索歌手 : 十二越

歌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天长地久

词/曲 : 十二越
编曲/混音 : 十二越

我可以走
也可以留
看天上的星星它有几颗

我不想走
我只想一直陪在你左右
在你的心里头

你说的天长地久
有多久
想起当初的温柔
你要的天长地久
到最后
只留我独自守候

你尽夸下 这海口
刻在石头
你许诺 的时候
不曾低头

创作背景

21年写的歌 故事都在歌里 你说的天长地久呢?

如果你也有共鸣 那么 同是天涯沦落人啊 😃

编曲混音

每次都感觉自己在进步 但是结果依然不是太满意 存在很多瑕疵

再接再厉 争取越来越好💪

编曲部分: 在副歌衔接部分 感觉有点空 应该再添加一些音色填补一下

混音上: 副歌情绪的推动 还有所欠缺 延迟混响没加到位

有瓣音频 – 有伴你我,更多编曲混音技术尽在有瓣音频

关于吉他和贝斯的音域跨度

发表于 2023-10-10

音域跨度表

image-20231006101657405

本文为作者原创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 谢谢

有瓣音频 – 有伴你我,更多编曲混音技术尽在有瓣音频

关于kontakt音源更换盘符后工程提示找不到音源

发表于 2023-08-10

场景复现

我有两个移动硬盘 一个盘符名为NVME 另一个盘符名为FAT, 里面装了相同的kontakt音源, 某天NVME这个盘突然坏了 我只能使用另外一个FAT来替代 但是两个移动硬盘的盘符不一样, 这导致工程提示找不到音源

那有没有优雅的解决方案来避免一个一个手动修复呢

解决方案一

既然盘符不一致, 那我们只需将FAT这个盘名称改成NVME即可, 当然 有的系统可能不支持修改盘符名称, 那可以使用下面的第二种方案

解决方案二

我们可以使用符号链接(Symbolic Link)来解决这个问题。

符号链接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文件,它可以将一个文件或文件夹链接到另一个位置。我们可以将一个移动硬盘的盘符链接到另一个移动硬盘的盘符,以使工程能够找到音源。

下面是在Windows和Mac上创建符号链接的步骤:

Windows:

  1. 打开命令提示符(CMD)或者PowerShell。

  2. 使用mklink命令来创建符号链接。假设你的第一个移动硬盘的盘符是D:,第二个移动硬盘的盘符是E:,音源的位置是D:\音源,则可以使用以下命令创建符号链接:

    1
    mklink /J "E:\音源" "D:\音源"

    这将在E盘创建一个名为音源的文件夹的符号链接,指向D盘的”音源”文件夹。

Mac:

  1. 打开终端。

  2. 使用ln -s命令来创建符号链接, 如下:

    1
    ln -s "/Volumes/FAT/Sound Source" "/Volumes/NVME/Sound Source"

    这相当于是给/Volumes/FAT/Sound Source取了个别名, 名为 /Volumes/NVME/Sound Source, 当工程中的音源搜索NVME/Sound Source盘时, 会自动指向到FAT/Sound Source

通过这个创建软链接的方式,工程将能够在第二个移动硬盘上找到音源,而无需手动修复每个工程文件。节省了我们大量的宝贵时间

如果我们想要删除软连接 可以使用rm命令, 如下:

1
rm "/Volumes/NVME/Sound Source"

题外话

关于kontakt音源, 有条件的话建议使用多个硬盘备份, 避免出现其中某个硬盘宕机导致工作中断的情况

我的那个移动硬盘是因为突然断电出现了故障 导致电脑无法识别, 看来硬盘的好坏从断电保护这一块能测试出一二来, 好的硬盘不至于如此脆弱

本文为作者原创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 谢谢

有瓣音频 – 有伴你我,更多编曲混音技术尽在有瓣音频

REAPER中take和item有什么区别

发表于 2023-07-17

前言

刚开始使用reaper时可能会不太清楚take和item的区别, 这里给大家做简单的介绍

Take

Take (音频片段)是指在一个音频轨道上录制或导入的音频片段。当你在Reaper中录制或导入音频时,每个音频片段都被称为一个 Take。它代表了单独的音频录音或文件。

  • 一个轨道可以包含多个 Takes,在同一时间点上相互叠加或连续播放。
  • 每个 Take 可以具有不同的长度、音量、效果处理等属性。
  • 在混音或编辑过程中,你可以切换和比较不同的 Takes,选择最好的版本或进行组合。

Item

Item 项目)是指 Reaper中的一个音频片段的可视表示,它将 Take(音频数据)与其它参数(如位置、长度、音量、效果等)结合起来。

  • 一个音频片段(Take)可以有一个或多个关联的Items,每个Item都显示了该音频片段的可视化内容和相关的控制参数。
  • 通过编辑 Item,你可以移动、调整大小、裁剪、应用效果、平衡音量等对音频进行精确控制。
  • 在项目中,你可以使用项(Item)进行整体的编辑、处理和排列。

总结

总之,Take是音频片段本身,而Item 是展示了 Take 的可视化表示,并允许你在项目中对其进行操作和调整。

通俗点说, Take就相当于是音频素材库,Item就相当于是一个微型音频工程, 它只是对Take进行了引用.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Reaper中对某个item无论怎么剪辑和复制, 工程目录下都不会新增音频文件

Take和item的这种设计不仅大大减少了工程体积, 还使得音频处理变得更加的自由灵活

本文为作者原创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 谢谢

有瓣音频 – 有伴你我,更多编曲混音技术尽在有瓣音频

1234…21

有瓣音频

204 日志
31 标签
RSS
© 2025 有瓣音频
本站总访问量次
由 Hexo 强力驱动
|
主题 — NexT.Muse v5.1.4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