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响和延迟效果器的使用诀窍

前言

对于初学者, 在给音频添加混响时, 可能会出现回声感明显的情况, 即便你的发送量非常少, 比如以下人声:

明显听到声音尾部的回声, 而我仅仅是发送了7%的混响和3%混响, 量很小啊, 为什么回声这么明显呢

image-20210915112010995

混响频率

原因出在混响频率上, 默认情况下我们将全频段声音都发送给了混响和延迟, 里面包括和浑浊的低频, 和尖刺的高频, 事实上, 对于时间类效果器而言, 低频和高频都是不需要的

我们只需要将中频发送给它们就行,具体做法是在混响和延迟效果器前面插入一个EQ效果器, 具体参数如下图:

image-20210915112145688

  • 低切600HZ
  • 高切10KHZ
  • 2000HZ衰减2分贝

此时我们再来听一下加了EQ之后的混响效果:

之前的尾音回声没有了 声音也更加干净

此时我们哪怕加大发送量, 也不会觉得混响过量, 我们将混响发送量提升至20% 延迟发送量提升至10% 再来听一下:

image-20210915113344138

是不是感受到了EQ的魅力呢

鼓组混响EQ

当然 针对不同类型的乐器EQ的参数肯定不一样, 如果是鼓组, 那么我们可以:

  • 低切600HZ
  • 高切2000HZ

如图:

image-20210915114257217

我们拿底鼓来做示范, 给底鼓加上30%混响量:

不加EQ的效果:

加EQ后的效果:

是不是特别明显, 低频浑浊感 和高频杂音没有了 底鼓更加干净弹性有力

大家可以去亲自对比尝试一下哦

总结

如果在添加混响的时候, 不太清楚混响该如何调整, 那么不妨参照一下步骤试一试:

  1. 将混响发送量调整至最大,也就是0%
  2. 听原始声音和混响声音叠加在一起的整体音色效果, 是否浑浊? 或者刺耳? 或者有其它感觉不好听的地方
  3. 像处理其它音色一样处理混响声音, 不限于EQ、压缩等手段, 直到混合的声音变得干净好听
  4. 最后降低发送量至一个合理的位置

我们可以将混响当成是叠音色, 将混响音色叠加到人声上, 以这种思路去处理混响, 会更加得心应手

本文为作者原创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 谢谢

有瓣音频 – 有伴你我,更多编曲混音技术尽在有瓣音频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