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关于压缩器参数的介绍, 网上的资料一大堆, 都是按照压缩器的工作原理进行分析, 比如:
- 阈值: 表示触发压缩器工作的音平值, 当输入音平高于阈值, 压缩器开始工作, 输入音平低于阈值时, 压缩器停止工作
- 压缩比: 压缩器开始工作后, 对高出阈值部分的音平按照多少比例进行压缩
- 启动时间: 压缩器开始工作后, 压缩器花多长时间达到设定的压缩比(因为压缩器工作状态是随着音平动态变化的, 压缩比达成有一个缓冲时间)
- 释放时间: 输入音平低于阈值, 此时压缩器准备停止工作, 压缩器花多长时间完全停止工作, 压缩比相当于为0
压缩器最主要就是上面这四个参数, 但是, 即便你将这几个参数的概念熟记于心, 甚至将压缩器的工作原理了解的非常透彻, 你也未必能用好它, 混音和物理完全是两码事
压缩器参数形象理解
想要用好压缩器, 让其使我们的音频更加好听, 那么我们需要从另一个角度去理解压缩器, 抛开压缩器的工作原理, 忘记这些参数的概念, 我们来重新认识这几个参数
阈值: 被压缩器覆盖的音符数量范围, 也就是对部分还是全部音符添加压缩效果
压缩比: 相当于个一个放大镜, 可以放大压缩器的效果, 压缩比越大 放大倍数越大
启动时间: 时间从小到大, 声音由混沌变得清晰
释放时间: 时间从小到大, 声音由浮躁跳跃变得沉稳温暖
这样一理解, 压缩器是不是感觉更加形象 更贴近混音的实际需求了呢, 那么明白了这几个参数的具体效果后, 我们再来上手按部就班地调节这几个参数:
第一步 将压缩比调至8:1以上, 为的是使压缩器效果放大, 方便我们在后面调节启动释放时间的时候效果听的更加清晰
第二步 拉下阈值, 使得压缩器开始正常工作
第三步 将启动时间和释放时间都拉到最小值, 减少释放时间所产生的效果, 方便我们接下来专注于启动时间的调节(启动时间越短 压缩效果越大, 释放时间越长 压缩效果越大 )
第四步 开始有小到大调节启动时间, 找到声音由混沌模糊突然变得清晰的那个临界点, 注意是临界点
第五步 开始有小到大调借释放时间, 找到声音由活跃到沉稳的那个临界点
一般来说 慢歌适合较长的释放时间, 快歌适合短的释放时间, 如果快歌释放时间过长, 声音会听起来有些拖沓不活跃, 仔细听底鼓就能明显发现
如果实在听不出来 那就使用公式计算吧
释放时间=(60/bpm*1000)/2
第六步 开始减少压缩比, 压缩比越大声音越硬和窄, 反之则越软和宽, 我个人的做法是, 在包裹住所有音符的前提下, 压缩比尽可能地调小, 比如设置3:1压缩比, 但即便阈值拉很低了, 依然有部分声音不稳定往外冒, 这说明压缩比不对, 需要加大压缩比, 直到声音平稳为止, 找到这个临界点
第七步 调节阈值,同样 需要找到合适的临界值, 我个人的做法是先将输出增益5~6分贝, 方便听效果, 然后下拉阈值找到使得声音突然具有空间感的那个点
最后 旁通对比压缩效果, 调整输出增益, 使得电平大小和压缩之前差不多即可
上面这一套,我称之为临界值理论, 我们需要练习的就是如何准确找到这些个临界点, 练习的多了, 那么找寻的速度也就快了, 耳朵自然就灵敏了
至此, 压缩器的使用方法已经介绍完毕
如果你还想在技术层面进一步了解压缩器, 我们可以接着来聊聊
压缩器模型理解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启动时间和释放时间对音频波形造成的变化:
启动时间和释放时间相当于是两把雕刻刀, 对波形进行雕刻, 启动时间雕刻出尖角, 释放时间雕刻出钝角, 形状大小不一样的尖角和钝角, 对声音造成的效果也不一样
我们知道, 同一款压缩器, 相同的启动释放时间, 雕刻出来的角形状是一样的, 而一样形状的角给声音带来的效果理论上应该也是一样,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同一款压缩器下, 即便作用于不同的歌曲, 只要启动释放时间一样, 那么产生的效果也一样
这个结论成立的最主要前提是 需要保证角的完整性, 举个例子, 比如一首慢歌, 使用10ms的启动时间和100ms的, 产生的角形状是这样:
同样的参数运用在一首快歌上, 可能由于速度太快, 导致尖角还未完全成型就要开始释放, 而钝角还未成型有要开始启动, 音符密集的地方, 锐角还可能惨遭钝化, 那这种情况下, 同样的参数还能产生一样的效果吗, 肯定是不一样的, 角形状已经发生了改变
所以同样的启动释放参数, 运用到不同风格的歌曲上产生的效果也不一样, 即便是同样速度的歌曲, 由于歌曲节奏的不一样, 也会导致效果的不同, 只能说速度相同的歌曲套同样的参数 效果打折会小一些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找到那些 经典混音的案例工程, 把它们每个乐器的压缩启动释放参数记录下来, 等日后混相同速度歌曲的时候直接套用, 这种方式似乎也是可行的, 也许不完美, 但效果也不错
当然 这里介绍这些并不是让大家去套餐数混音
由上面的一大堆, 我们可以引出一个概念,那就是压缩模型, 压缩器的启动释放时间结合在一块就是一套模型, 两者参数排列组合, 可以结合出无数的模型, 每个模型模出各自不同的声音效果, 其中启动时间对模型的影响最大
这就好比是月饼模子一样, 压缩模型可以对声音进行塑形, 尤其对于节奏规律性比较强的乐器塑形效果最为明显, 比如底鼓, 军鼓, 踩镲等打击乐器
我们经常看到有人使用诸如B-box和撬瓶盖, 打箱子皮, 敲脸盆的方式来生成类似于底鼓军鼓的声音, 在混音的时候, 为了使得这些个声音听起来更像打击乐, 必须经过压缩塑形才行, 这时候就可以采用一些压缩模型来快速实现了, 比如30ms的启动时间放在底鼓上感觉还不错
关于压缩效果量
我们知道压缩器的压缩量是右启动、释放、 压缩比 、阈值四个参数联合控制的, 没有人规定压缩比一定就是-6db
,如果有, 那也只是别人的经验, 不一定适合你
但这里说的压缩效果量和压缩量是两个概念, 平常我们说的压缩量指的是被压缩的电平大小
而今天我们要说的压缩效果量指的是压缩模型的作用量, 换句话说, 就是模子的深度, 作用量越大, 模的越像, 这个压缩效果量对应的压缩器参数就是压缩比
当我们将启动和释放时间设置好后, 相当于是已经设置好了一个压缩模型, 然后通过设置压缩比来调节该模型的作用量, 而阈值则相当于是模型的作用范围广度
我认为 用压缩效果量比压缩量更具有实际的意义, 很多人一旦脱离了图示压缩器, 改成只有几个旋钮的压缩器之后就不会用了, 因为找不准压缩量, 事实上, 在模型设置好的前提下, 压缩比就能代替压缩量
至此 很多人就开始懵了, 这个压缩模型理论岂不是和之前的临界值理论相冲突了吗
其实模型理论范畴远大于临界值理论, 临界值理论只是其中的一种模型, 两者并不冲突, 模型理论侧重于塑形, 至于塑什么样的, 因人而异, 每个人的审美也不一样
当然了, 理论仅仅是理论, 这是次要的, 最主要还是多多练习实践
疑问解答
有的小伙伴在使用压缩器的时候, 感觉到了声音的明亮度改变, 认为压缩器可以改变声音的频率, 具有EQ的效果, 这里给大家指正一下:
首先 压缩器只能控制音量的,不能改变声音的频率,而我们感觉到的类似频率变化的效果, 实际上是音频相邻时间之间整体频段音量比例的变化造成的, 什么意思呢, 举个例子:
比如在第一毫秒时, 压缩器还没开始工作, 此刻音频的频率曲线是这样:
第2毫秒开始, 压缩器开始工作, 此刻的整体频段音量被往下压, 假设压了2db,(这个值取决于压缩比和启动时间), 那么整体曲线往下拉了2db, 如下:
第三毫秒下拉的幅度更大, 如果第四毫秒开始, 压缩器开始停止工作, 那么接下来下拉的幅度逐渐减少, 直至停止下拉,此时压缩器也停止工作
形象图如下:
那么这个过程下来, 我们来分析一下, 声音频率是否发生了改变, 完全没有, 改变只是相对时间音频之间的音量比例
这种音符之间音量比例的变化, 有可能会把高音音符群音量拉高, 声音变得尖锐明亮,也有可能会把低音音音符群音量拉高, 声音变得厚实温暖,导致我们听感上有EQ效果的感觉
从听感角度分析启动和释放时间对声音的影响
抛开理论不谈, 单单从听感分析, 我们可能会发现以下结论:
较短的启动时间:
- 声音更加平稳不突兀, 突发音减少了
较长的释放时间:
- 尾音被压制了
- 声音听起来更软
- 律动更加沉稳
图解
以下图片来自网络, 仅供参考
本文为作者原创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