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瓣音频 – 分享编曲混音技术

有瓣音频 – 有伴你我


  • 首页

  • 归档

  • 搜索

常见乐器压缩器释放时间计算器

发表于 2025-10-10

介绍

最近开发了一个常见乐器压缩器释放时间工具

根据BPM计算鼓组、贝斯、人声、吉他、钢琴、弦乐、二胡、古筝等乐器的压缩释放时间参考值

image-20251011095337322

image-20251011095400329

工具使用

进入工具百宝箱, 音频处理模块, 选择混响时间计算器

image-20251011095308812

开始使用: 点击进入

本文为作者原创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 谢谢

有瓣音频 – 有伴你我,更多编曲混音技术尽在有瓣音频

混响时间计算器

发表于 2025-10-10

介绍

最近开发了一个混响时间计算工具

根据BPM计算房间、板式和厅堂混响的预延迟和混响时间参考值

image-20251011094553731

image-20251011094635991

工具使用

进入工具百宝箱, 音频处理模块, 选择混响时间计算器

image-20251011094759210

开始使用: 点击进入

本文为作者原创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 谢谢

有瓣音频 – 有伴你我,更多编曲混音技术尽在有瓣音频

情歌贝斯释放时间选择分析

发表于 2025-10-10

前言

对于情歌而言,贝斯音符以长音为主,释放时间的选择会影响音乐的情感表达和氛围营造

这里以一首69bpm速度歌曲的贝斯为例, 54ms和108ms释放时间对贝斯波形的影响, 以下是一个交互式分析页面, 大家可以一起来研究一下

交互分析

情歌贝斯释放时间选择分析

情歌贝斯释放时间选择分析

针对69 BPM情歌中贝斯长音特性,分析54ms与108ms释放时间的不同效果及推荐选择

情歌贝斯特点分析

在69 BPM的情歌中,贝斯通常扮演着支撑和声、营造氛围的角色,音符多以长音为主,需要温暖、连贯的低频铺垫。

情歌贝斯的关键要求:

  • 温暖感 - 提供情感基础
  • 连贯性 - 音符之间平滑过渡
  • 空间感 - 营造浪漫氛围
  • 不突兀 - 支持而非主导
释放时间
54ms
较短释放
释放时间
108ms
较长释放

专业推荐

对于69 BPM的情歌,贝斯音符以长音为主的情况下,强烈推荐使用108ms的释放时间。

推荐理由:

108ms释放时间能更好地配合情歌的情感表达和节奏感:

  • 与69 BPM的节奏周期更匹配
  • 提供更自然的音符衰减,增强温暖感
  • 使贝斯线条更连贯,支持情感表达
  • 避免过于急促的衰减破坏浪漫氛围
54ms 释放时间
衰减较快,可能使贝斯听起来过于"急促",破坏情歌的舒缓感
节奏感强
衰减快
可能突兀
108ms 释放时间
衰减更自然,与情歌的舒缓节奏完美契合,增强温暖感和空间感
温暖连贯
衰减自然
氛围感强

波形衰减可视化

下方展示了不同释放时间对贝斯长音衰减的影响:

108ms释放时间提供更平滑的衰减,适合情歌长音贝斯的温暖感和连贯性要求。

情歌应用示例

以下情歌风格更适合使用108ms释放时间的贝斯处理:

抒情 ballad
需要温暖、持续的低频铺垫
R&B 情歌
强调节奏感和氛围的平衡
爵士标准曲
需要贝斯提供稳定的和声基础
氛围音乐
空间感和连贯性至关重要

何时考虑使用54ms?

只有当情歌中有明显的节奏变化或需要贝斯突出节奏感的部分,才可考虑使用54ms释放时间。

参考数据基于音频工程实践与情歌制作经验 | 实际应用中需根据具体歌曲和音色进行调整

分析与推荐

对于69 BPM的情歌,贝斯音符以长音为主的情况,强烈推荐使用108ms的释放时间。

推荐理由:

  1. 节奏匹配:108ms与69 BPM的节奏周期更协调,提供更自然的音符衰减
  2. 情感表达:更长的释放时间增强温暖感和空间感,符合情歌的情感需求
  3. 连贯性:使贝斯线条更平滑,支持而非主导歌曲情感
  4. 氛围营造:避免急促衰减破坏情歌的浪漫氛围

54ms适用场景:

只有当情歌中有明显节奏变化或需要贝斯突出节奏感的特殊段落时,才考虑使用54ms释放时间。

本文为作者原创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 谢谢

有瓣音频 – 有伴你我,更多编曲混音技术尽在有瓣音频

压缩器不同的启动释放时间对声音波形的影响

发表于 2025-10-10

前言

我们可以借助一些工具来分析不同启动释放时间对声音的影响, 以底鼓为例, 一首69bpm速度的歌曲, 释放时间54ms和108ms听感会有明显不同

可视化交互

我制作了一个可视化交互页面, 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底鼓压缩参数交互演示

底鼓压缩参数交互演示

探索不同启动时间和释放时间对底鼓波形的影响

底鼓压缩参数

根据您提供的表格,底鼓(大鼓/堂鼓)的压缩参数范围为:

启动时间
1-20ms
推荐值: 5ms
释放时间
100-600ms
推荐值: 300ms

核心目标

增强击打瞬间的冲击力,控制鼓腔的长频共鸣

重要注意事项

根据乐曲需要:短启动+短释放(80ms)增加力度感;长释放匹配低频自然衰减

参数调节

使用下方的滑块调整启动时间和释放时间,观察底鼓波形的变化:

启动时间: 5ms
释放时间: 300ms
冲击力
中等
衰减速度
中等
共鸣感
中等

波形可视化

下方展示了当前参数设置下的底鼓波形:

短启动时间 (1-5ms)
保留更多原始冲击力,声音更硬朗,适合节奏感强的音乐
冲击力强
瞬态明显
硬朗
长启动时间 (15-20ms)
让更多瞬态通过,声音更自然,但可能损失部分冲击力
自然感
瞬态柔和
平滑

参考数据基于您提供的乐器压缩参数表格 | 交互式演示仅供参考,实际效果需通过听觉验证

功能说明

这个交互式演示包含以下功能:

  • 参数调节:可以分别调整启动时间(1-20ms)和释放时间(50-600ms)
  • 波形可视化:实时显示不同参数设置下的底鼓波形
  • 效果分析:直观展示不同参数对冲击力、衰减速度和共鸣感的影响
  • 参数对比:对比短启动时间和长启动时间的不同效果

使用建议

  • 短启动时间(1-5ms):适合需要强烈冲击力的音乐风格,如EDM、摇滚
  • 中等启动时间(5-10ms):平衡冲击力和自然感,适合多种音乐风格
  • 长启动时间(10-20ms):让更多瞬态通过,声音更自然,适合爵士、氛围音乐

本文为作者原创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 谢谢

有瓣音频 – 有伴你我,更多编曲混音技术尽在有瓣音频

原创歌曲《离家》上线啦

发表于 2024-05-18

网易云试听

如果以下播放器无法播放 可以点击进入网易云网页 或者各大音乐平台搜索歌手 : 十二越

歌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离家

词/曲 : 十二越
编曲/混音 : 十二越

不知不觉离家
已经好多年
在孤单的时候
止不住想念

记不起多少个黑夜
闪过模糊的脸
和温柔的目光交错再现
一遍又一遍

是真的累了
回忆在拼凑呢
一直不停呢 不停的
持续恍惚的画面

我是真的不想了
不想再去奢求了
早就没有了年少轻狂的执念
如何才能飞的更远

......

创作背景

离家多年 想的不仅仅是家 还有对人生的思考

现在这个社会 大部分人都漂泊在外 名利是一把双刃剑

不想如何才能飞得更远 而是想想如何才能飞得更舒服

知足常乐 心存希望 把日子过好

编曲混音

这首歌从词曲创作到录音编曲混音 也就花了一天时间 严格上讲是八个小时

这不算是最快的时间 最早的一张专辑 一首歌的制作时间好像也就一晚上

制作时间的长短 和个人精神状态以及对业务的熟悉程度有很大关系 但它和歌曲的质量并不完全挂钩

有时候一首歌可能花上好一阵子 但并不意味着歌曲质量就有多好 这里只是给这首歌做一个记录 供我年老后自娱自乐 嘿嘿

编曲上 乐器编配采用了常规的四大件外加一个弦乐 中规中矩吧 总体上还算能实现歌曲的情绪和意境 间奏部分吉他短音和弦乐长音的相互配合 让编曲更加热闹不单调

混音上 我这次录唱比较偷懒 没录配唱 到副歌部分 我感觉人声有些单薄 于是为其添加了一个doubler4效果器:

image-20240520135326403

并在不同段落做了不同的发送量:

image-20240520135222700

这样使人声越来越有气势感

乐器部分的混音 主要就是滤除一部分的低频以及和人声的避让 加了一点点压缩 其他的没有做特别的处理

本文为作者原创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 谢谢

有瓣音频 – 有伴你我,更多编曲混音技术尽在有瓣音频

原创歌曲《等你爱我》上线啦

发表于 2024-05-18

网易云试听

如果以下播放器无法播放 可以点击进入网易云网页 或者各大音乐平台搜索歌手 : 十二越

歌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等你爱我

词/曲 : 十二越
编曲/混音 : 十二越

等你等你爱我
不用等以后
只要拥有

等你等你爱我
别说等以后
只想拥有

当时的我们都还没有
没有太多的自我
当时的我们都只为了
为了最初的承诺

可是现在的 那些苦果
你说要如何更过
最后的我们也爱过
没有退后和软弱

......

创作背景

爱与被爱 角色的转换

爱情 其实没有那么难

如果很难 说明不合适

编曲混音

编曲上 以钢琴为核心的发展 这首歌最开始也是在练钢琴的时候写的 隔了半年 后进行编曲补充 这首歌算是第一首人声结尾的歌吧 嗯 好像是 我也记不清了

反正 编曲 我觉的 更多的是随性吧 不要太拘谨 没有什么严格的条条框框 只要自己喜欢或者觉得合适 就可以尝试一下 没有对与错之分

混音上 这首歌没有用一些新鲜的东西 也只是做了些简单的处理 不过我感觉整体的声场还是有些不足 这个问题也可以从编曲上去解决 下首歌再优化优化 多多学习别人的经验

加油💪

本文为作者原创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 谢谢

有瓣音频 – 有伴你我,更多编曲混音技术尽在有瓣音频

原创歌曲《你说》上线啦

发表于 2024-05-13

网易云试听

如果以下播放器无法播放 可以点击进入网易云网页 或者各大音乐平台搜索歌手 : 十二越

歌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你说

词/曲 : 十二越
编曲/混音 : 十二越

遇见你的那一天起
昏天黑地让人着迷
什么样才足够美丽
这样的你放下了真心

直到后来丢失记忆
目不转睛我看着你
雨滴傻傻落下秘密
最后的你是全部意义

你说你说你说解脱
你说你说真假没错
你说你说没有结果
彻夜彻日忍受折磨

......

创作背景

依然是一首情歌

感情里的两个人 没有对与错 只有认与不认

极限逃避 还不如勇于承认

承认内心的情感 承认各自的问题

编曲混音

严格意义上讲 这首歌不能算完全原创的作品

因为在编曲上我大篇幅地模仿了一首商业的情歌

以前的情歌编曲 总感觉差点意思 尤其到了副歌部分 情绪没有怎么拉起来 所以这次实验性地 做了一个模仿

整首商业情歌歌扒带下来 感觉学到了很多 很多人都说扒带是最好的学习编曲的方式 确实是如此 不过这种扒带方式更适合有基础的人 因为需要听音 对于新手而言还是有点难度的

混音上 我在副歌部分做了一些变化 比如混响增大 音量包络等 尤其到了后期高潮 加了齐唱 让人声听起来更加有冲击力

为了偷懒 我使用了Reaper自带的LFO自动化功能 对人声和吉他做了音量包络 使得声音听起来更加的灵动不那么死板 这种变化比较细微 需要反复对比试听才能听出两者的区别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 人声LFO震荡频率不宜过快, 否则形成颤音导致声音抖动不稳定, 这首歌就存在这个问题 当时我没听出来, 后面歌曲已经上线,为时已晚

另外就是 这首歌除了人声、齐唱、Bass、鼓之外 其他乐器破天荒的没有添加压缩效果 比如钢琴和弦乐都也只是加了一个EQ效果器 总线上只用了一个压限器 响度没做太大

主要是之前的几首歌比如《我以为》和《天长地久》压缩太过 导致声音动态不够 整体听感上比较僵硬 缺失了不少的情感 这种状态对于情歌而言是非常不利的. 情歌需要更多的松弛感和高低起伏 所以我也是吸取了之前的教训 做了一些调整

最后出来的效果 虽然差强人意 但从情绪角度来说 也算是有所收获

关于音色抖动

音色抖动, 是我自己瞎取的名😝, 简而言之就是让音色灵动起来, 不那么机械死板, 除了基础的音符力度和时值量化手段之外, 还可以使用上面说的LFO音量包络方式

另外添加延迟也是种不错的方式, 比如在《无眠》这首歌的前奏就给音色添加了延迟, 使声音听起来更糊一些, 可以适当掩盖一部分僵硬感

当然了以上所说的音色针对的是鼠标MIDI, 如果是直接弹奏录入, 那么不需要做太多后期处理, 只要在演奏的时候, 把情感加入到演奏中即可

本文为作者原创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 谢谢

有瓣音频 – 有伴你我,更多编曲混音技术尽在有瓣音频

Kontakt音源Ilya Efimov Acoustic Guitar Strum扫弦吉他的使用

发表于 2024-05-08

前言

Ilya Efimov Acoustic Guitar Strum是一款Kontakt钢弦吉他扫弦音源 我平常用它也相对多一些

image-20240510133512538

接下来以Reaper宿主为例 介绍一下该吉他音源的用法

快速制作扫弦节奏

该音源中内置了一些常用的扫弦节奏型 开箱即用

首先点击Strum mode点亮Pattern mode开启自动节奏型扫弦模式:

image-20240510134518702

我们进入AG Pattern面板中 点击Style或者Pattern选择框会弹出内置的扫弦节奏列表

image-20240510133715403

image-20240510133748277

image-20240510134042684

我们可以选择其中某个节奏型并弹键盘任意音符试听效果

如果我们感觉某个节奏型特别适合 那么直接可以在钢琴卷帘窗中使用D1键指定力度来调用:

2024-05-10 14-34-29.2024-05-10 14_35_02

比如我们需要调用列表中序号为第九号的节奏型 那么D1这个音符的力度需要设置为9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宿主中控制调用节奏型的音符会不太一样Reaper中为D1 而Cubase中则为D0

通过这种音符力度调用的方式 我们可以快速的在同一段落中 切换不同的节奏型 从而实现复杂多变的扫弦节奏

自定义扫弦节奏

基本使用

如果音源中内置的节奏型中 没有自己想要的节奏型 那么我们可以进行自定义

只需要选择一个空白的位置进行编辑

image-20240510144632762

默认是四拍 每一个小格子时值是16分音符:

image-20240510144904501

这里的拍子数可以根据歌曲情况进行修改 比如改为2/4拍:

image-20240510145938817

用鼠标点击小格子来增加扫弦技巧的触发 按住鼠标左键上下拖动可以修改扫弦力度 如果我们感觉该小节中的节奏型不满意需要清空 那么点击Bar栏下的clear按钮:

image-20240510150406444

如果要清空所有小节的节奏型 那么则点击Pattern栏下的clear:

image-20240510152600122

倘若我们只想删除其中某一个格子, 那么只需要将其力度拉至最低即可自动消失:

iShot_2024-05-10_15.10.02

如果我们想以后重复该节奏型 需要对改自定义节奏型进行保存 我们可以为其命个名:

image-20240510151350324

批量修改力度

如果我们想要批量修改技巧的力度 可以点亮对应技巧栏 会自动出现velocity+/-按钮:

iShot_2024-05-10_15.18.05

上扫弦和下扫弦

我们在技巧栏中能看到扫弦分为down和up 也就是往下或往上扫弦

那么该如何控制上下呢

我们只需要在点击的时候配合Alt键 即可切换扫弦的方向:

image-20240510162941931

横条在方块下方表示下扫 反之则为上扫

制作复杂的扫弦技巧

如果上面的自动扫弦功能 不能满足你的需求 我们可以使用默认的Strum mode扫弦模式 在这个模式下 我们可以指定扫弦的把位以及扫弦的钢弦数量

在钢琴面板中淡蓝色的为和弦音符键 其他颜色为技巧控制键:

image-20240510154459150

我们按下某个控制键时 比如上扫弦或者下扫弦控制键 音源面板中会有相应的提示信息:

image-20240510154557042

当然 有的技巧并无提示 比如控制扫弦数量的键

其中A#5键表示只扫低音的四根弦 也就是3-6弦

B5键表示至少高音的四根弦 也就是1-4弦

image-20240510155249810

本文为作者原创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 谢谢

有瓣音频 – 有伴你我,更多编曲混音技术尽在有瓣音频

在线制作LRC歌词的工具

发表于 2024-05-08

前言

以前在Windows平台上主要使用LRC Maker这个本地软件进行歌词的生成 导入音频 然后敲击空格键打点

现在为了方便 主要使用网页在线工具

接下来介绍几个我个人常用的在线LRC歌词制作工具

滚动歌词姬

采用传统手动打点的方式 导入音频 按空格键打点

image-20240512150551542

点击进入官网

歌词智编

看见音乐旗下的一款智能歌词生成工具 只需要导入音频和歌词的文本文件 自动打点生成时间线 当然也支持手动打点

image-20240512151146464

点击进入官网

本文为作者原创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 谢谢

有瓣音频 – 有伴你我,更多编曲混音技术尽在有瓣音频

Reaper中关于子工程的使用

发表于 2024-05-07

前言

Reaper的子工程功能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工具 它允许用户在一个主工程内部嵌套其他独立的工程

这些子工程可以包含自己的轨道、区段、效果等 并且可以被像主工程中的其他元素一样进行编辑和操作 子工程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Reaper在处理复杂音乐制作项目时的灵活性和效率。

子工程的使用场景

多人合作

当多个制作者需要共同制作一首歌时,每个人可以独立处理自己的部分,并在自己的子工程中完成

最后,这些子工程可以被合并到主工程中,形成完整的歌曲

模块化制作

在音乐制作中,某些元素(如特定的音效、节奏或旋律)可能需要反复使用或修改

通过将这些元素放入子工程中,用户可以在不影响主工程的情况下,对它们进行任意的修改和调整

项目分解

对于大型的音乐制作项目,用户可以将其分解为多个小的子工程,每个子工程负责处理项目的一个特定部分。这样,项目管理将变得更加清晰和方便。

节省资源

当项目过大 如果出现卡顿问题 可以考虑使用子工程渲染 以减少资源消耗

子工程的使用技巧

把现有的工程 拆分成多个子工程

那么我们可以选中需要进行放入子工程的轨道 然后右键选择move tracks to new subject

image-20240508103854751

在某个时间区间建立子工程

那么我们需要选择一个插入的范围 然后点击轨道面板右键move tracks to new subject

image-20240508111556684

或者使用菜单栏Insert-->New Subject新建空白子工程:

image-20240508120310390

子工程创建后会自动插入start和end标记 我们需要在这个范围内进行音频的编辑:

image-20240508111755661

而主工程中也会自动生成对子工程的引用 由于我们还没有写入音符 所以此时为空白:

image-20240508111844407

当我们在子工程中写入音符后按ctrl+s 子工程会自动渲染:

image-20240508112036396

然后在主工程中就能看到渲染后的音频文件:

image-20240508112106300

实现将当前的工程当做其他工程的子工程

这个场景用在整张专辑的母带处理非常合适 一张专辑包含了多首歌 我们可以将每一个首歌的工程当做是一个子工程

这样做的好处是 如果在处理过程中如果发现某首歌需要修改 那么可以随时双击音频块进入到该首歌的工程中进行修改:

image-20240508120101018

具体操作方法:

  1. 保存当前工程

  2. 新建一个新工程 然后菜单栏Insert-->Media File插入我们刚刚保存的工程即可:

    image-20240508132750723

实现将工程中某些轨道拷贝到单独的工程中

有时候我们在开启新工程时可能需要复用以前工程中的某几个轨道 常规做法就是手动复制粘贴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方式就是使用子工程

具体实现方法:

  1. 选中需要复用的轨道 右键move tracks to new subject

    image-20240508111556684

    此时会生成一个子工程 里面包含了刚刚选中的轨道及内容

  2. 在主工程中撤销上一步的操作

    Ctrl+Z主工程内容复原 而子工程依然还在 那么我们可以将这个子工程进行保存 将其当做新工程进行制作即可

实现将子工程恢复到主工程中

有时候我们可能会误操作 如果需要撤销子工程

实现在主工程中往某个子工程中追加新的轨道

有时候我们可能需要对子工程的轨道进行增减操作

本文为作者原创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 谢谢

有瓣音频 – 有伴你我,更多编曲混音技术尽在有瓣音频

12…21

有瓣音频

204 日志
31 标签
RSS
© 2025 有瓣音频
本站总访问量次
由 Hexo 强力驱动
|
主题 — NexT.Muse v5.1.4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