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瓣音频 – 分享编曲混音技术

有瓣音频 – 有伴你我


  • 首页

  • 归档

  • 搜索

制作人基本功:混响

发表于 2020-05-13

每当你载入一个混响插件,或使用硬件混响时,总会看到各种混响类型(Type)。有的是基于算法模拟(通过内置的延迟处理来还原经典的数字混响),或者 IR(即脉冲响应,利用真实录制的声学空间采样来实现混响效果)。有的类型代表某种声学环境,有的是模拟一些经典的硬件混响设备。录音棚老手对它们了如指掌,然而刚入门的制作人或许会感到疑惑,这些「房间(Room)」、「大厅(Hall)」、「隔间(Chamber)」、「金属板(Plate)」、「弹簧(Spring)」都是什么意思,还有「氛围(Ambience)」和「非线性(Non-linear)」又是什么?

下面就对这些不同名目的混响器类型进行介绍。

不同的混响插件,带有不同的混响类型

混响概述

混响的本意是指在某种特定声学环境中对声场的设计。一个普通的混响声场设计可以被拆解为三部分。初始反射代表着房间的尺寸,即第一个反射波抵达的延迟时间,我们的听觉器官会根据这个时间想象出空间的大小(延迟越长,空间越大)。接下来是早期反射,这是一个逐渐累积反射波的过程,它反映出声学空间的形状和其他特性,比如平行墙面,热闹还是死寂。最后是晚期反射,混响累积到一定厚度,并跟随着干声,并逐渐减少和消失。尾部的长度被称为「混响时间」或「衰减」,它是从声音发出,到混响电平降至原始电平的 60 dB 以下。

混响分解图

不同的声学空间和物理设备对这几个混响阶段有着不同的处理方式,也就形成了各个混响的不同特点。我们来逐个了解这些模拟真实声学空间的混响。

房间混响

房间(Room)这个词代表最典型的声学环境,它意味着任何封闭空间。尤其是指俱乐部、剧院等音乐空间。房间可以还原成真实的空间,早期反射可以明确这个房间的特性。在算法混响器中,这几个阶段都可以用公式计算出来,并程序化。你的音乐需要什么类型,直接调出某种配置即可。复杂的混响会包含多种物理空间和脉冲响应。

如果你只需要一个带动总体的混响效果,那么就用房间混响吧,当然具体参数如房间尺寸等需要适合你的音乐。通常来说,混音师会在工程里叠加多个混响,在各个音轨使用不同的混响配置,而最后会用一个房间混响来处理总轨,将所有声音放进同一个空间里,达到声学一致性。

特定空间(大厅等)

有些房间的个性独特,有着形式各异的设计。对音乐而言,就是各种大厅。混响中的大厅多指音乐会大厅,一般是矩形房间,有着平行深度,而且散射和回声品质明显不同,混响时间也比较长。这种类型的混响器比较适合制作流行/摇滚的编曲,尤其是鼓组丰富的音乐。弦乐组、某些人声声部也可以使用。更加极端的一种叫做「教堂」混响,完全模仿自然的超长混响衰减,非常强烈的回声。很显然,这比较适合风琴、合唱团等类型。

经典房间和大厅

音频样本 1:房间和大厅混响

在后期处理中,你可能会见到各种不寻常的空间,可能对于音乐混音来说并不合适,但对于制作电影等声场创作而言非常重要。例如,小到浴室、衣橱,大到停机坪、地铁隧道等。而脉冲响应的采样还会包括非房间的声音,如钢琴盖共振、吉他琴身共振等,可以为混音注入一些有趣的色彩和空间。

录音室混响(隔间、金属板和弹簧)

除了真实的音乐空间以外,有些混响则是依靠特制的仪器、机械来创造的。最古老的,也是最自然的一种,就是隔间混响了。隔间是一个真实的物理空间,但实际上,乐手很少在这种环境演奏。这是一个专用的房间,要么在录音室的建筑内,这种地方往往用来单纯的生成混响(尤其是靠近麦克风录制的声源)。声音从录音控制室发送出来,到达混响隔间里的一个麦克风,这个麦克风通常指向错开声源方向的墙面,专门捕捉反射波,然后通过线路送回控制室。然后,混响会被贴到原始的干声上,完成混响的制作。

典型的混响隔间

这种制作方式的好处是自然的音响效果,不好的一点是几乎无法调制声音。隔间混响对现代混音而言,可以制作出小房间内的听觉效果,但缺少了一些真实房间采样/模拟下的染色感。

再来说说金属板混响,这纯粹是一种机械装置来模拟混响。一张能够回弹的柔性金属板薄片,挂在一个木质的框架上,四周有能量转换装置,将金属板的震动作为声音拾取。声音依然由控制室传出,到达金属板,造成金属板颤动,因而出现混响一样的余音。拾音器会把混响声传回控制室。

机械的金属板混响器(上);一个经典金属板混响插件(下)

金属板混响音质独特,和房间混响有着巨大的差别。它没有早期反射,没有逐渐积聚的过程。反而,混响是突然爆发出来的。也正因为此,金属板混响缺少深度,但是对鼓组和打击乐器尤其适用,厚实感和爆发感齐具。而且,人声也可以用金属板来处理,不会像用房间混响那样,使干声消失在混音中。

或许很多人对弹簧混响的声音再熟悉不过了,大部分吉他前级放大效果器中都含有这种混响效果。弹簧混响和金属板的工作方式差不多,取代金属板的是一组(三个或更多)弹簧。

经典的弹簧混响器「tank」

如你所想,弹簧混响听起来有些「boing」感,它无法取代房间混响(甚至不能代替金属板混响),但它是很有个性的混响效果(回忆一下那些大混响的吉他音乐,哦,如果你年纪太小,那么听听《低俗小说》结尾处的音乐吧)。

音频样本 2:金属板混响作用于鼓组和人声,以及弹簧混响作用于吉他

氛围和非线性混响

许多混响插件有一个选项,你可以单独提出早期反射部分,去除其他阶段的混响。这样能够增加一些空间感和纵深感,又无需附带一个长长的混响尾巴。如果你在处理一个复杂的混音工程,用它可以增加一点点深度,对于需要比较「干」的混音而言,也十分有用。若是真的丝毫没有混响,声音听起来是「死」的,在隔音间里录制的人声、DI 输出的吉他声、合成器声尤为明显。通常,这个早期混响选项被标记为「氛围(Ambience)」,因为这就是对它最好的描述。

有一种 80 年代的数字混响效果可以算是氛围混响的一个变形,有些混响插件中带有这个选项。你可能还记得经典的「门限混响」效果,是一种通过一次门限器的数字混响,它完全切除了衰减部分,声音听上去是断开的。这种效果现在已经不多见了,但如果你看到某个混响插件里有个选项叫「非线性(Nonlinear)」,那么就是这种门限风格的混响了。

为混响留出空间

观察任何一个有经验的工程师或混音师的工程,你可能会看到至少两三个,多至六七个的混响效果器,同时出现在辅助轨(发送和返回)和某些音轨上,为某些乐器增加特殊效果,它们各自为音频增添了「正好足量」的混响特性,使编曲元素更加清晰可辨,又增加了不少的空间深度和立体感。所以,了解混响,逐渐熟练使用它们吧。

本文由 SOUNDMONO 编译自 ASK.AUDIO

固定链接: https://soundmono.com/producer-basics-reverb.html

本帖附件

有瓣音频 – 有伴你我,更多编曲混音技术尽在有瓣音频

各种调式可以这样记忆 快速记忆法

发表于 2020-05-12

如何记忆大小调和升降号的关系, 我想这是令很多初学者头疼的问题, 下面提供几种非常好记忆的方法:

升号调:

最后那个#号音上移一个小二度就是该调的调名。
如: A大调有三个#号,最后那个是#G,那么#G上移一个小二度就是A,所以叫做A大调。

降号调:

除了F大调是一个b号之外,凡两个以上的,从右边数起第二个b号所在的音,就是该调的调名。

如: bE大调,有三个b号,从右边数起,第二个b号是在E音上,所以这个调就叫bE大调。

无号调式:

只有C大调和a小调。

七个号调式:

凡是七个#号或b号的,不用理会,直接就是#C调或bC调。

七个#号就是每个音都升高半度,当然就是升C大调了。反之所有七个音都降低半音那就是bC调

关系小调:

每个大调式所对应的关系小调,其实就是该大调主音以下小三度为主音的调式。
举例:比主音C小三度音程为的主音为A,所以C大调对应的关系小调就是a小调;比主音E小三度音程为的主音#C,所以E大调对应的关系小调为#c小调。

我自创的关系大小调快速推导法:

利用五度圈4152637和7362514

大调推小调–>

从大调开始第四步即为对应的小调 比如G调 从5开始走四部 5263 最后一个落在E上 那么G大调的关系小调就是E小调 。

那如果是E调往后呢?不满四步那就从新一轮的4152637开始走 新一轮落下来的调需要加升号

以E大调为例: 3741落在新一轮的C上 那么就是C#小调 这是大调推小调的方式。

小调推大调–>

如果是小调推大调,那么反过来用7362514 也是走四步 如果是新一轮那就加降号 这种方式虽然效率不算太高 但对于初学者来说很方便

本帖附件

参考链接:http://www.chinaviolin.net/article-1137-1.html

有瓣音频 – 有伴你我,更多编曲混音技术尽在有瓣音频

Mike Stavrou给大家传授压缩器快速上手秘籍

发表于 2020-05-12

前言

自学混音到现在有三个年头了 一路走走停停 从最开始的不可能到现在能混出属于自己风格的作品 期间看了不少的视频教程 读了好几本混音相关的书籍 概念性的东西很容易掌握 但真正到了实战时却往往容易束手无策, 我想 这应该是每个混音初学者的通病

不得不承认 由Mike Stavrou写的 《Mixing With Your Mind》这本书确实是非常的不错,关于压缩器我们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就完全能掌握它(反正我是做不到 哈哈)

这本书不仅解答了很多关于混音方面的问题,同时也逐步引导你走向一个相对正确的方向去练习你的混音技术.

那么 说到压缩环节 Mike Stavrou先生也是非常的重视这一块 那到底该如何正确的使用压缩效果器呢? 如何让未经过训练的耳朵能快速辨别出短和长启动时间分别带来的效果呢? 唯一的办法就是尽可能的放大它对声音的影响

让我们来听听 Mike Stavrou是怎么说的:

“使用压缩器就像是破解一个带有机械密码锁的保险箱”

压缩器有四个基本旋钮(或者说成是参数),破解它的关键就是 集中精力旋转这些旋钮 并将它们依次指向正确的位置 一旦指向了正确的位置,你将会听到更加清晰的效果声,从而获得更加真实和悦耳的声音.

按照特殊的顺序调节压缩器的这几个旋钮可以避免反复调节相同的旋钮,也就是说你把attack time调整到满意的位置之后再也不需要回过头来调整它了,当然 前提是你得按照正确的顺序去调整各个参数,因为不同的顺序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每一步都极其的关键.

那到底该按照什么样的顺序呢?

压缩器调节顺序

首先,对压缩器各个参数进行临时设置:

  • 启动时间: 随意设置一个值
  • 释放时间: 把它调到最小值
  • 压缩比: 设置成最大(20:1)
  • 阈值: 设置-40 或 -60 dB 让压缩器处于极度压缩模式

现在你的音乐听起来完全是垃圾,但你会清楚地听到每个参数的效果。您可能必须调高音量才能听到乐器/混音的声音

接下来,我们开始依次调节这四个参数:

1.启动时间

这是第一个需要调节的旋钮,播放音频后,开始缓慢旋转按钮,与此同时你需要尽可能地忽略因极小的释放时间所带来的抽吸效果,集中精力注意听启动时间是如何影响声音力度大小的

如果你播放的是一轨军鼓,设置较短的的启动时间,你将会听到小鼓槌敲击鼓面的声音,相反,设置较长的启动时间给你的感觉像是粗壮的鼓槌正在敲击鼓面

如果你播放的是一轨吉他,设置较短的启动时间,你将会听到类似于指甲拨弦的声音,设置较长的启动时间,就好像是有个人正在漫不经心的弹奏

2.释放时间

第二步需要调节的是释放时间,一边播放一边由小到大调节,我们需要明白,释放时间控制的是声音被压缩后逐步复原的速度,音乐性的做法就是设置和歌曲速度同步的释放时间,你可能会问,是否是快歌的释放时间要比慢歌小,一般情况是这样的,不过不要把释放时间设置的过小,过小的释放时间容易暴露尾音甚至是抽吸感 除非你需要这种效果,否则的话尽可能将释放时间设置得大一些,这样可以压制声音的反弹,同时能加强声音的律动感,记住 所有的动态处理都会影响到歌曲的律动,越慢的释放时间携带的能量越多

我们要做的就是在保持声音律动的同时调大释放时间,直到律动丢失,然后再往回拉一些,调节的时候不用考虑压缩器在下一个音头来临之前没有及时释放,有时候不按照公式化的调节反而能得到最佳的释放值,

3.压缩比

接下来调节压缩比,由于之前压缩比被设置为了最大值,所以此时声音听起来明显过度压缩了,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 在不损失启动和释放时间设置所带来的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压缩比,

可以把压缩比想象成相机的长焦镜头,压缩比越高,更小的声音更多的细节就越容易被控制住,压缩比越低,比如2:1(给定相同的输出电平),那么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一副宽广的大图.

因此 比率越小 声音越宽大 柔软 但是容易失去控制 导致压缩不够声音松散 . 比率越大 声音越窄 但是能控制更多细节 声音更加结实

那么压缩比到底多少合适呢? 科学的做法就是,由高到低逐步降低压缩比,直到你快听不到你想要的宽厚度和律动,这时你可以稍微提升一点点压缩比 , 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声音的大小上,不用去想启动时间和释放时间,也不用关注压缩比的具体数值,只需要关注声音大小以及硬度的改变

4.阈值

最后调节阈值,阈值是非常关键的 因为它决定了压缩器是否处于工作状态,正确的做法是,观察压缩量,逐步拉低阈值直到声音听起来发扁没有活力,这个时候往回拉一些即可

总结

不管怎么调节,我们使用压缩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得到一个宽大有力,结实又不失活力,同时保持很好律动的声音,换种说法就是,得到让人感觉更高贵的声音

注意

有一点很多工程师容易忽略的是,压缩比是按乘积进行堆叠的,也就是所如果你在单轨上使用10:1的压缩比,然后再在总线上使用10:1的压缩比,最终的压缩比不是20:1 而是100:1

本帖附件

PDF下载: 点击进入 (访问密码: 312306)

相关资料

Mixing With Your Mind官网

《Anyone else using the ‘mixing with your mind’ method for compression?》

《Mixing with your mind” - YOUR thoughts?》

有瓣音频 – 有伴你我,更多编曲混音技术尽在有瓣音频

一些非主流插件介绍

发表于 2020-05-12

免安装直接拷贝的插件有:

  • mda-vst(免费,还提供插件c++源码)

    下载链接:http://mda.smartelectronix.com/

    源码链接:https://sourceforge.net/p/mda-vst

  • A1StereoControl(免费)

    这个立体声声像插件能扩宽或收窄单个音轨或分组音轨的立体声宽度,或者作用于整个混音工程。最棒的功能叫做Safe
    Bass,可以将低于可调节数值的所有频率集中转换成单声道模式已确保得到紧实的低频。

    下载地址:http://www.alexhilton.net/A1AUDIO/download.php?id=A1TgWin64VST11xxLLK9

    WINDOWS / VST2 / 32 bit ZIPPED DLL DOWNLOAD
    WINDOWS / VST2 / 64 bit ZIPPED DLL DOWNLOAD
    WINDOWS / AAX / 32 bit Installer DOWNLOAD
    WINDOWS / AAX / 64 bit (*) Installer DOWNLOAD
    MAC OS X / VST2 / 32 & 64 bit DMG (Disk Image) DOWNLOAD
    MAC OS X / AU / 32 & 64 bit DMG (Disk Image) DOWNLOAD
    MAC OS X / AAX / 32 & 64 bit (*) DMG (Disk Image) DOWNLOAD

  • bx_cleansweep

    想要混音作品听上去“整洁”,就要去除不需要的高频和低频,Cleansweep帮你快速漂亮地解决高切低切问题。又是一款简单又有力的滤波器。

需要安装的插件

  • MFreeFXBundle(普通版免费,专业版升级收费)

    里面的MAutoPitch,类似于免费版的Auto-Tune

    下载链接:https://www.meldaproduction.com/MFreeFXBundle

    插件介绍:https://www.midifan.com/modulenews-detailview-32181.htm

  • Acon Digital Multiply

    如果想要处理声像,可以看看这款特有的合唱效果插件。它有一个很酷的功能去除不满意的相位效果:至多对6组声音单独进行随机梳齿滤波器处理。载有均衡器和滤波器使声音可塑性更加强大。

    插件介绍1:http://shuziyinpin.blog.163.com/blog/static/53343217201741113922639/

    插件介绍2:https://zx.ingping.com/c_1/5152.html

  • 甜蜜效果器Flux BitterSweet II Window

    这是一款瞬态塑形器,俗称甜蜜效果器,基本上用于修饰混音中的节奏部分。它能重塑节奏声源的包络,并可以逆向调整——通过一个旋钮就可以直观地给声音增添冲击力,或去掉太过头的冲击。

    插件介绍1:http://shuziyinpin.blog.163.com/blog/static/53343217201741113922639/

    插件介绍2:https://zx.ingping.com/c_1/5152.html

  • Tokyo Dawn Records VOS SlickEQ

    这款均衡器的较大特色是拥有四组个性鲜明的便捷预设类型:美式、德式、英式和苏维埃式。听上去就很有趣吧?它在模仿经典硬件的同时拥有很酷的饱和渲染度,带来经典音频设备的迷人魅力。

    插件介绍1:http://shuziyinpin.blog.163.com/blog/static/53343217201741113922639/

    插件介绍2:https://zx.ingping.com/c_1/5152.html

本帖附件

*有瓣音频 – 有伴你我,更多编曲混音技术尽在有瓣音频*2

文杰老师的编曲教程40集全

发表于 2019-12-10

文杰老师非常经典的一套Hypersonic教程,

一共40集

包含了:

1.Hypersonic2的使用

2.音色挑选

3.编曲示范

4.混音示范

免责声明: 仅供学习, 请勿用于商业

本帖附件

点击下载

有瓣音频 – 有伴你我,更多编曲混音技术尽在有瓣音频

Cubase常用快捷键介绍

发表于 2019-12-05

第一波快捷键

F2:

开/关走带控制器

F3:

开/关 调音台

F4:

输入/输出bus设置

F11:

VST乐器快速插入

第二波快捷键

Ctrl + D:

在事件条后复制一个同样的事件条

Ctrl + L:

选中的音频块左侧对齐到走线。

Ctrl + R:

打开/隐藏 五线谱

Ctrl + M:

打开/隐藏 标记窗口

Ctrl + G :

将若干事件条编成一组可统一操作

Ctrl + U :

解开编组

Ctrl + E :

用相应的编辑器打开事件条

Ctrl + K :

重复事件条:填数字确定重复的次数

Ctrl + 滚轮:

以光标为中心放大/缩小

Ctrl + 鼠标左键点击在旋钮上:

恢复为默认参数

第三波快捷键

Alt + X :

以播放指针为分隔线切开所选的事件

Alt + M :

静音所选事件块

Alt + S :

将所选范围放到最大

Alt + P :

播放范围包裹指定音频块(个人觉得非常实用)

第四波快捷键

Shift + F :

所选音轨填充显示窗口 全局预览

第五波快捷键

Ctrl + Shift + L :

锁住事件条,不能编辑和移动

Ctrl + Shift + U :

解锁 事件条

第六波快捷键

Alt + 鼠标左键拖动选中的事件:复制

按住Ctrl上下拖动音频块时可上下自动对齐

按住滚轮:出现一个小手,可以左右拖动当前画面

在有音频或MIDI的地方,按住Alt,光标会变成剪刀✂️或画笔

Enter:

进入/退出钢琴卷帘

Insert:

插入标记

场景组合快捷键使用

调音台界面,音轨多选后

Shift + Alt:

同步上下滑动

本帖附件

点击下载

有瓣音频 – 有伴你我,更多编曲混音技术尽在有瓣音频

10 条混响技巧让你的混音更进一步

发表于 2019-11-13

混响的基本作用是制造距离感和空间感,在现代商业音乐中它也为乐曲增添不少魅力。然而不恰当的混响决策将会降低作品的水准。同时,由于混响效果对原始素材带来的改变极大,导致我们会在使用时格外谨慎,却也因此得不到真正「气派」的效果。过量地使用则可能会使你精心调整出来的混音变得一塌糊涂。

长话短说,下边是 10 条混音基本经验和技巧,希望能够帮助你越过混音中的陷阱,使混音工作更加得心应手。

1、长混响、短混响

总体而言,在元素较拥挤的混音中建议使用短混响,舒缓的音乐中使用较长的混响。在使用混响效果器插件时不要按照预设值的字面意思去理解:比如把「大厅和房屋」视为长混响,「小房间」视为短混响,而是按照听觉效果来选择。如果你需要较短的混响,那么「大厅」效果中尾音时间较短的预设值也能满足你。选择的标准是尾音的特性,较长的尾音会掩盖声音的使其失去一定的临场感,较短的尾音则可以让声音更吸引听者的注意力。

2、早期反射

早期反射(Pre-delay)是多数混响效果器中的重要参数之一,早期反射可以让干声在混响出现之前先到达听者的耳朵,这意味着听者更易理解声音的内容。在混音人声时,早期反射能够清晰地保留字音的起音部分。从这个角度看来,它和压缩器有异曲同工之妙,对压缩设置一个较慢的起音值(attack),或对混响设置较多的早期反射,人声传达出的信息将更易理解。早期反射的时间在 20 毫秒至 80 毫秒之间较为常见,更长的设置将制造一种「交替出声」的感觉,偶尔会有需要这种效果的场合,但多数情况下并不合适。

3、3D 混响

要获得更加广阔、丰富的空间感,你可以尝试重叠使用多个混响效果。比如说,叠加使用 3 个混响效果器,得到的空间感将十分真实。首先你可以选择一个小房间的混响效果预设,干声周围将出现一些小空间。接下来用上一个金属板混响(plate),干声所在的空间将进一步降低清晰度。最后添加一个尾音十分长的大厅混响,提升空间的上限,要注意别太过量。怎么知道有没有过量呢,请记住下面的话:

成功的混响应该能提升你所追求的情绪;混响不仅增加空间,也会帮助你突出音乐的主题情绪。

4、用多少?

混响的量完全取决于你的口味。如果在你的编曲中,混响是一个主要特色,那么就放手去大量使用。反之,只需要将声部、元素等粘合在一起即可,只要听上去有真实空间感就行。记住,只要有了混响,听起来就会大不一样。在做混响前,先独奏要处理的音轨。然后提升混响量,只要你听见混响效果即可。然后往下衰减一点点,直到你感觉似乎还想再加上一些的时候,停!这里大概就是正确的位置。

5、高通滤波

或许你已经了解高通、低通滤波器的作用,并且已经知道怎么用它们保留低频的隆隆声或其他吸引人的频率。这个用法同样适用于混响,例如用高通滤波器去处理混响声,可以保持空间的开阔感。与之相反,如果把混响声的低频全部保留,随着挂载混响的轨道数增多,声音的清晰度将大大降低。

6、用混响提升亮度

当你尝试调整人声 EQ 却发现怎么也无法提升明亮感时,不妨试一试混响。在找到最具特色的 EQ 范围后,用混响来加强这个频段即可。当然,这个方法不仅限于处理人声。比如说,人声往往在 3K 的位置最具有表现力,所以我们先添加一个混响效果,在它后面挂载一个 EQ 效果器,衰减 3K 左右范围两边的频段,就能增加一些空气感和通透感。

7、混响与冲击力

在处理军鼓时,往混响后面添加一个门限(Gate),效果会非常棒。将混响的早期反射设为 0.5 秒左右(即 500ms),并添加门限,得到突然切断的效果。这样做虽然会有不自然的因素,但可以制造出类似打碎玻璃的感觉。应用的比例合适,且粘合得自然,将增加军鼓的气势,而无需叠加「躯干(body)」声。在 Phil Collins 和 David Bowie 的作品中曾大量使用这种手法,使得它们的音乐别具一格。虽然历史久远,但现在依然有许多前沿制作人在使用它。

8、为混响编组

为了测试你的混响效果,尤其在混响效果器数量较多的情况下,可以将它们编组,以便快速独奏、或将它们静音。这也就是进行 A/B 测试。你可以根据听到的效果迅速掌握当前的混响量,并决定是否还要继续增加。若把所有混响指定用一个推子来控制,你就能精确掌握总体混响的量,甚至按照第 5、6 条在混响上使用 EQ 处理。

我们通常把混响视为立体声效果,然而单声道混响同样效果卓越。

9、Spring 混响和其他「脏声」

某些乐器天生比较适合混响,有些则不是。我们通常喜欢把电吉他表现得十分突出,但常规的混响会柔化它们的冲击感。Spring(弹簧)混响等低保真处理在这里就很合适。它们的粗糙感恰恰为声音增添了躯体和表现力。另外,现在也十分流行用低保真混响来处理人声,以获得一些复古的感觉。

10、单声道混响

我们通常把混响视为立体声效果,然而单声道混响同样效果卓越。如果你想突出某个乐器,让它站到「聚光灯」下,单声道混响是一个很棒的选择,你无需为此而改变整个混音编排。比如,要让听众注意到靠右边的键盘独奏,你可以添加一个单声道混响处理器,并将其声相调整到和键盘相衬的位置即可,这样能够获得不少的动态。

混响效果历经超过半个世纪的来来去去,现在我们似乎又处在重新发现混响的时代。今天的混响已经非常具有音乐性,十分精致,我们需要它,但也不能泛滥使用。混响效果在现代人声轨和音效当中大量出现,而鼓组却强调自然、突出且肌理丰富。请牢记:成功的混响应该能提升你所追求的情绪;混响不仅增加空间,也会帮助你突出音乐的主题情绪。

本帖附件

点击下载

有瓣音频 – 有伴你我,更多编曲混音技术尽在有瓣音频

自制简易录音间,随时随地录出好声音

发表于 2019-11-13

对于影视制作人,无论是专业制作人还是爱好者,有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观众往往能够接受较低画质的画面,但对于不够专业的声音他们却难以忍受。

在观看影视作品时,我们是否会在专业的配音中听到例如犬吠或马路上的噪音?当然不会。专业的音频生产环境都是经过声学处理的录音棚,以便制作方录制出优质、纯净的声音。然而,租用专业棚子并非对所有人、所有生产周期而言都那么现实。

那么我们日常工作中,甚至在家中也可以获得较为专业的音频品质吗?如果我们应用若干影视录音当中较为容易操作的规范,从而有效降低制作成本,这不是一件好事吗?因此,我们完全可以借鉴一下「游击式影片」制作当中的拾音经验,制作一个可拆卸录音间,让自己的音频得到提升。

整个录音间的制作过程可以在一个小时之内完成,以后需要用时,组装时间仅需短短几分钟。制造成本也很低,材料在普通建材市场就能买到。

材料清单

  • 3m 长 32mm(DE32)PVC 给水管 6 根
  • 32mm(DE32)PVC 三通转接头 12 个
  • 32mm(DE32)PVC 直角转接头 6 个
  • 32mm(DE32)PVC 管帽 12 个
  • 1.5m x 2m 搬家毯 4 张
  • 背景布架夹 6 个(多准备几个亦可)
  • 夹灯 1 个
  • 节能灯泡 1 只

你需要的工具并不多,只有一个 PVC 截管器(弓锯亦可),一个卷尺,和一个马克笔。

基础知识

人声录音间对于专业录音棚而言是常规配置,最小的能容纳 1-2 人。这些录音间通常会采用悬浮结构,或称「房中房」。它们的墙壁经过严格的隔音装修,门也进行了十分细致的密封,几乎能够完全隔绝外界的声音。在录音间里面,墙壁上装有声学泡沫,并经常形成一些特定的夹角,用来将声音反射降至最低。因此,录音师能够完全掌控录出来的声音。既然没有背景噪音或反射回声等杂音,录音师可以根据项目需要对声音进行任何处理。比如想要得到在各种大小空间里的声音,用混响处理器就能得到小到浴室大到足球场的效果。

当然,我们今天要制作的只是一个低成本的录音间。只需一些心灵手巧,你就能得到相近品质的音频。首先,请在要录音的场所进行一下实地考查,例如你的家里或办公室里。由于专业录音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隔音,因此最好找到一个相对最安静的房间或角落,较大的壁橱、储藏室或离外界噪音较远的房间即可。本文将按照至少 3 平米的空间进行施工。若要在其他指定地点录音,也尽量寻找最安静的位置。

施工步骤

第一步、准备管材

从建材市场买回所需管材之后,就可以开始裁切了。我们的录音间将以 32mm PVC 给水管作为基础框架,每根 3m 长即可。购买前请先决定运输方式,开车或雇车都要考虑装载空间是否符合。购买时注意挑选最直的管材。准备好所需的 32mm PVC 转接头,按照每个面 2 个直角转接头、4 个三通转接头和 4 个管帽、总共三个面来购买。那么管材就准备到位了,下面要进行吸音的处理。

第二步、准备吸音材料

这一步我们需要 4 张 1.5m x 2m 的搬家毯,如果在你附近不容易找到卖家,可以试试到某宝上搜索。

第三步、准备附加设施

要把毯子固定在框架上,最实用的工具就是摄影棚里常见的背景夹,也可以在某宝上找到。至少买 6 个,当然多几个更好。同时,录音间内照明可以用一盏夹灯,并用低热量的灯泡,例如节能灯泡。

第四步、裁切管材

录音间的建造应先从测量和标记开始。首先用截管器或弓锯将 2 根 PVC 管截成 1.5m 长的段,再拿 4 根截成 1.8m 长的段,剩余的 1.2m 段都截成 30cm 的小段。1.8m 的段用作四根柱子,1.5m 的段用作天花板和地板的四边。

第五步、制作支撑结构

取 2 根 1.5m 段和 2 根 1.8m 段,顶上的两个角分别用直角转接头固定,底下的两个角用三通转接头固定。三通的水平接口上各接一个 30cm 的小段,并用管帽封口,作为支撑脚。这样就做好了一个支撑面。接着再制作 2 个相同的支撑面即可。管材之间无需粘胶,这样的支撑结构完全能够承载搬家毯的重量,并且可以拆散以便运输。

第六步、组装

支撑面做好以后,将它们摆成一个盒子的三个面。然后把搬家毯挂到各个支撑面上,用背景夹夹住。如果还需要继续加固,可以用背景夹、弹力绳或绝缘胶带把相邻的支撑面捆绑起来。把夹灯安装到任一个支撑面的顶部横梁上,就可以为录音间照明了。最后把第 4 块搬家毯盖到顶上就大功告成了!

这样的设计能够广泛适应多种场合。如果室内空间不够无法完整安装怎么办?很简单,只需两个支撑面,对面放形成一个倒 V 字形就可以了。要让更多的配音员同时录音怎么办?只需把两侧的支撑面分别向外移动,就可以留出更大的内部空间了。无需担心这个「盒子」开口的那一面留出的缝隙,因为搬家毯的作用是吸收麦克风背部和两侧的反射,而配音员的身体也正好能挡住身后的声音。这样的吸音效果已经能使录音足够干净了。此外,配音员的呼吸通风也解决了。

完全属于你的录音间

材料成本不过 200-300 元人民币,你就可以拥有一个简易、高效的录音间了。制作过程简单到甚至在录音地点附近购买并制作都可以。如果配音员需要对照视频画面,录音间内部还可以放置液晶显示器。管材结构能够轻易拆解,并放在汽车后座上。如果不在乎外观的话,还可以用各种旧毯子来替换搬家毯。这样,你就不用再忙于预定录音棚了,组装好这个简易录音间就可以开录了。

最后的话

本文简要介绍了如何制作一个简易录音间。可能有时项目条件所限,连简易录音间都来不及制作或使用的话,就需要多多发现生活中各种可用的录音场所了,例如壁柜、汽车的内部都是非常理想的隔音环境。有一次我们要在一个工地进行录音,我们找到了一个堆放隔离材料的房间,于是尽管外边有施工的噪音,我们录出来的声音依旧比较理想。多多依靠听觉,寻找最好的录音地点。

免责声明

任何 DIY 制作都可能隐含一定的危险性。本文只是介绍一种可行的理论。Soundmono 的编辑与作者不承担由于 DIY 制作过程中物品使用不当或误解造成伤害的责任。本文不可用作正式的操作意见。Soundmono 不对任何根据本文产生的实际操作负责,而且事先认为读者均有必要的操作常识。根据本文进行操作的读者将自行承担一切出自自身行为的后果。

本文转载自:https://soundmono.com/build-a-guerilla-sound-booth.html

本帖附件

点击下载

有瓣音频 – 有伴你我,更多编曲混音技术尽在有瓣音频

优质配音的 10 点提示

发表于 2019-11-13

有时也许你想要聘请一些大牌的声优来为你录音,但苦于预算不足。所以只能亲自动手,自己来配音了。别担心,你可以做到。

简单来讲,如果你能读能说,就不怕不能配音。利用恰当的工具、技巧并加以练习,你同样能够为许多项目录制可用的声音,以便符合预算并准时交活。不管这一次是不是你的处女配,仍然建议你读一读做好配音的这 10 个基本要点。

1、先准备好脚本

配音脚本有许多种样式和长度。有的项目只需轻松而简单的几行文字,而有的会有厚厚一沓写得满满当当的脚本。有的是客户编写的,出自员工或制作委员会之手都有可能。

记住,尽量争取一定的脚本编辑权利,以便使内容清晰。并不是要去修改客户的本意,而是要让它更适合配音制作的需要。例如,文字要适合朗读,明晰易懂,行文衔接自然。

如果含有你不确定的名字或专业术语,一定要和客户做好沟通,商定读法,甚至写上读音。最让人不爽的返工原因就是录配时把某人的名字读成了错误的读音。

2、选择合适的软件

要得到好的配音,制作过程中要用到的工具也十分重要。首当其冲就是音频编辑软件。在专业领域中,Pro Tools、Adobe Audition 和 Sony Sound Forge 都是很常见的编辑软件,当然也有许多其他的选择。Pro Tools、Audition 和 Sound Forge 都有与旗舰版相对应的「试用版」,可以让你尝试和挖掘。

还有苹果的 Logic Studio(现已升级为 Logic Pro X)、Soundtrack Pro 以及 WavePad。甚至用 GarageBand 也可以进行基本的录音和编辑操作。此外,Reaper、Audacity 和 Nero Wave Editor 都是很不错的音频编辑器。

找到一个适合于预算又在功能上适合你的软件十分重要,因为你将会花大量时间在软件操作上。

3、硬件设备的配置

录音自然要用到麦克风,选一支对你而言最好的吧。对较专业的录音而言,常常会选用大振膜电容麦克风。但其实只要能录出干净声音的麦克风都适合。

接下来,你需要把麦克风与电脑相连接:要么选用转换头、转换线,要么选购一款声卡。当然还需要一个麦架。另外,为了监听自己的录音,你需要使用一副优质的耳机。耳机里反映出来你的声音细节越丰富,对提升配音品质越有帮助。

最后别忘了录音环境,好环境的要点在于:1、足够安静;2、尽可能减少反射。如果有条件的话,不妨跟随教程打造一间简易录音棚。

4、制造一些小舒适

配音工作往往需要一段时间来完成,因此录音环境是否舒适十分关键,要有起码的采光、通风。

给自己沏一杯好茶,慢慢啜饮。或是准备一点无糖无奶的咖啡。润喉糖能帮助你打开鼻腔和清嗓。录制前记得适当清除唾液。录制中,准备好一杯常温的水在手边,录制的间歇可以喝一些。

通常站着录音更有助于演绎,但如果稿子太长,也许还是坐着更适合一些。

5、演绎

现在该站在麦克风前了,不要再担心任何事,拿起稿,按下录音按钮并录上几遍。

录完后戴着耳机听听刚才的演绎。如果你完全没有录音的经历,也许会觉得听到的声音有些奇怪。自己的声音真的如此?的确如此。重要的仍然是你的演绎,仔细聆听有没有含混的语词和发音。要注意配音与时间点是否对应。

基于客户和你自己的意见,重新录制某些小段,甚至再多录几遍也没关系,总之一定要再次审听。如果有词句给你带来麻烦,请做好专门的笔记。

6、聆听专家的意见

遇到网络不畅或其他状况而无法顺利提交成品时,就花几分钟看看别人的广告吧。要留意他们的节奏步调和抑扬顿挫,并尝试在你自己的作品中模仿这些方法。这不是鼓励你去做完全照搬的事,而是学自己所需,保留最适合你的录音的元素。

可以试着比平时说话更用力些,并用不同的语气停顿多录几个 take。录过的素材越多,后期处理时可用的原料就越多。

配音应当能够在不影响视频的吸引力的同时,获得观众的注意力。

7、拆分自己的作品

完成全稿的录制后,就该筛查所有素材了。把每个版本的都听一下,对最好的版本做个记录。无论是否按顺序录稿,都一定要确保录制完整,每一段都有可用的一个版本。如果有你不喜欢的部分,就反复录到自己满意。

完整的配音作品可能含有多个文件和版本,所以为不同的文件以及时间点建立大纲、做好标记尤为重要。

8、剪成小段

在编辑过程中要保持一个良好的习惯,那就是为原始素材单开一轨,作为备份。如果你的工程里片断较多,就要把拆分开的片断按顺序整合,并把每个片断存为单独的文件。

当你需要用小片断组成句子时,请把每个片断(或单句)的开头结尾都压紧一点,也就是让音频块的边缘紧贴句子的开头和结尾,然后再组成句子。衔接的词语之间使用一点简单的淡出或淡入。稍加练习,你剪出来的声音就不是那么容易被听出编辑点了。

9、与视频搭配检查

编辑完所有声音片断、标注名称并列好清单后,就可以将它们导入到你的视频工程里了。先按音频工程的编辑结果放置在视频时间轴上,并检查时间点对位和停顿节奏是否正确。你有可能发现若干片断对位不理想,前后拖移一下片断修正即可。甚至在非编软件里再次裁切声音,使它们对上视频都没问题。

编辑的一条原则是,无论对声音和视频做什么样的修改,一定要保证内在信息量不能有缺损。

10、提交成品

在你向客户提交成品之前,不妨在多种设备上播放一下。电脑是首当其冲的设备,如果条件允许,刻成光盘放在自己的家庭影院里、儿童房、厨房甚至汽车里去听都是有助于检查问题的。一旦听出问题,一定要在交给客户之前修改好。

就算如此,也要做好觉悟,因为客户往往都会在听过成品之后提出修改意见,在项目结算之前一直修改到满意即可。(当然,在必要时可以给客户提出一点专业上的建议,毕竟不是所有需求都永远合理。前提仍然是不损伤作品原定的信息量,并且你对要提出的建议有充分的把握。/编译者按)

趣闻:奇怪的名字

在我居住的城市周围有一些小镇,它们的名字非常奇特:Oronogo、Duquesne 和 Duenweg,发音分别是 Or-o-no-go、Du-kane 和 Dun-e-weg。别问为什么。每年都会有当地企业聘用其他州的制作公司来为他们制作广告片。

遗憾的是,这些企业经常忘记为声优标注这些地名的读音。当广告上线播放时,电视台总会接到来自愤怒的居民的电话。而过了一两个星期之后,修正后的版本会神奇地突然替掉之前的版本。每次这都能让人会心一笑。

本文由 SOUNDMONO 编译自 VIDEOMAKER

有瓣音频 – 有伴你我,更多编曲混音技术尽在有瓣音频

Logic Pro X 系列教程 12:母带处理

发表于 2019-11-13

最新版的 Logic Pro X 内置的 Channel EQ 插件包含大量改进。Mark Cousins 将告诉你如何将它运用在母带工作中。

对于母带而言,均衡器(EQ)无疑是效果器里的重中之重。EQ 不仅要做出好听的声音,而且更需要成为母带中的多面手,把那个「神奇的音响」用到混音中最正确的地方。

EQ 不仅要具备足够数量的多频段控制、滤波选项、搁架控制,还要提供左右声道分离控制的功能。如果你具备足够的挑战心,可能还需要 M/S 处理的特性。不止于此,可能还会需要能够在线性相位(Linear Phase)EQ 和可靠的老式「相位偏移」EQ 之间进行选择。显然,母带过程中对于 EQ 的需求是纷繁多样的。

Channel EQ 不仅是混音工具,更是母带处理中高效的多面手,非常值得深入了解。

最新版的 Logic Pro X 有着焕然一新的外观和更强大的功能,而自带的 Channel EQ 和 Linear Phase EQ 插件也更是成为了母带工作中的强者。这篇文章将带你深入了解如何使用 Channel EQ 和 Linear Phase EQ 插件进行母带处理,学习较通常的混音实践更为不同的 EQ 操作。

Channel EQ 最激动人心的功能当属 M/S 均衡,也就是「中部/侧面」式立体声,而不是传统的左/右式立体声。M/S 技术虽然在母带圈当中享有越来越高的声誉,但也正因为它独特的立体声处理方式使得刚接触它的人容易产生一些误解。简单地说,M/S 立体声会将混音分为中部(从左右声道的汇总当中得出)以及侧面(由左右声道的差别中得出)。从作用上来看,这个技术使得 EQ 更加直截了当,尤其对于那些被放置在「幻象中心」的乐器。

解读:插件链接

插件链接模式按钮在插件窗口的右上角,在母带过程中非常实用。链接模式启用时,插件窗口会随着你在不同轨道之间切换,自动显示所在轨道的相同效果插槽位的插件内容。你可以把需要进行对比的插件分配在同一个插槽位上,例如所有 EQ 都在插槽 1,压缩都在插槽 2 等,然后快速从一首歌转到另一首进行对比,而无需关闭又打开各自的插件窗口。这个技巧在需要进行不间断监听,调整均衡和响度时尤为重要。

这篇教程得到了英国 Point Blank 音乐学校的支持。

启程

1、在多数母带信号路径里,Channel EQ 往往是处理序列当中的第一位,后边会有压缩器和限制器。在添加 Channel EQ 插件以后,记得打开底部的扩展参数并勾选 Oversampling,以获得最高音质。

2、在均衡处理工作中,Channel EQ 的 Analyzer(分析器)能告诉你更多频率特性上的信息。点按 Analyzer 激活它,在扩展参数中选择 Resolution Medium 或 Resolution High 来获得更精确、更细致的频率概况。

3、Analyzer Decay 是个很有趣的参数,默认值是 10dB/s。设置为较低速度(甚至低到 0dB/s),能够产生较缓的「Averaged(均值)」频率概况,而不是瞬态显示。这个功能可以帮助你理解当前音轨的宽广频率特性。

4、我们先从音轨的低频部分起手。为了得到更好的控制,你可以使用高通滤波,以去除次低频的干扰。点亮左上角的高通滤波器按钮,将曲线调整到最陡,即 48dB/Oct,并把频率控制点放置在 20-30Hz 上。

5、高通滤波器的另一个技巧是可以用它添加共鸣,对应的参数就是 Q 值,位于频率点和斜度参数的下边。将该值增加到 1.00 就能看到频率切分点处有一个小鼓包。你可以增加一些 Q 值来稍稍提升切分点。适当使用可以得到更紧实和厚重的贝司。

6、在均衡器的两端,即低频和高频端,搁架式均衡可以用来确定轨道的宽频特性。仔细斟酌它们各自的参数,以得到不同的频率色彩。比如,在 7kHz 处进行提升可以增加临场感,而在 12-16kHz 处提升会增加「空气感」。

Q 值和 Linear Phase EQ

1、谈到高通滤波,就有必要提及如何在实践中善用 Q 值。对于搁架滤波,Q 值越小曲线越宽平,而不是丘陵形状。曲线和经典的 Baxandall EQ 很相似。Baxandall EQ 是很多母带工程师偏爱的效果器,得益于它在频率设定中让高频平缓提升的特性。

2、在接下来的混音当中,音色修整依靠 4 个参量均衡器来实现。整体而言,最好的方向是提升时使用较宽的 Q 值,衰减时用较窄的 Q 值。如果耳朵已经听不出来 EQ 的痕迹,而作品又具有音乐性的效果就说明方向是正确的。

3、Q-Couple 是个值得注意的功能。默认情况下,当你提升或衰减某个频段的增益时,Q 值会变得更锋利,使得 EQ 的频段各自保持固定的增益和衰减量。Q-Couple 能够让 EQ 以更加具有音乐性的方式工作,因此保留默认设置就可以了。

4、无论进行怎样的均衡调整,最后的结果都会使信号电平被稍许提升。因此为了保持整体的增益结构,并保持未经 EQ 的声源的客观性,应当考虑用右边的 Gain(增益)拉杆来修正整体增益平衡。

5、除了 Channel EQ,Logic Pro X 还内置了一个 Linear Phase EQ 均衡器。你可以直接从 Channel EQ 切换成 Linear Phase EQ 并保持设置不变,非常方便将两个插件的声音进行对比。请多多对比 Linear Phase EQ 所带来的通透感的提升。

6、有时,更加「直达」地处理 EQ 比整体处理效果更好,也就是通过改变 Processing 参数,把 EQ 效果加到指定的左或右声道中。不妨试试在 Left Only(仅左声道)模式下提升一些高频,并留意 Hi-Hat 镲的变化更加清晰可闻,从而避免过多的高频。

中部和侧面处理

1、如果你使用 Channel EQ 进行 Left Only(仅左声道)模式处理,也许就需要再加载一个 Channel EQ 并设置为 Right Only(仅右声道)。这样,就可以对左右声道的 EQ 进行分别控制,而不再是笼统论之。

2、在分别对左、右声道进行处理之外,你还可以尝试 M/S 处理方式。加载两个 Channel EQ 插件,分别设置为 Mid Only(仅中部)和 Side Only(仅侧面)就可以得到一个基本的 M/S 矩阵了。在效果器末端插入一个免费的 bx_solo(www.brainworx-music.de)效果器可以将中部和侧面声道进行分离。

3、按下 bx_solo 的 M Solo 按钮就可以单独听到中部声道的声音。请留意贝司在这个声道的重要地位,在混音当中,它是被固定在中间的。提升一些低频,就可以直接听到底鼓和贝司的加强,同时又能保持侧面声道不受影响。

4、现在来处理侧面声道,请留意中部声道明显遗漏的内容,例如底鼓和贝司。好的处理策略之一是在侧面声道中对贝司进行低频衰减(如果你想要将低音部分聚集在中部,这一点就极其重要),并提升少许空气感来扩充整个混音的通透度和广度。

5、Channel EQ 的 M/S 模式配合增益控制(Gain control)会得到很有趣的效果。作为 M/S 矩阵的一部分,增益控制可以用来调整混音的立体声广度。例如,增加中部的增益,并降低一些侧面的增益,则结果会听起来更加中心聚焦化。

6、如果你要同时打开和关闭 EQ 矩阵的插件窗口,可以使用 Logic Pro X 的「屏幕设置」功能,默认情况下点按菜单栏里的「1」就可以看到它的菜单。屏幕设置可以分配给键盘上的数字键,可以方便地为母带工程里的每一首歌都设置一个按键,可以记住每首歌的 EQ 窗口设置,其实也包括所有处理器窗口。

本文转载自:https://soundmono.com/logic-pro-x-tuts-12.html

本帖附件

点击下载

有瓣音频 – 有伴你我,更多编曲混音技术尽在有瓣音频

1…161718…21

有瓣音频

204 日志
31 标签
RSS
© 2025 有瓣音频
本站总访问量次
由 Hexo 强力驱动
|
主题 — NexT.Muse v5.1.4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