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所谓声音冒, 指的是单轨声音和整体融合度不够, 比如人声外冒, 人声和伴奏脱轨, 听起来似乎是混响不够的感觉
处理方式
一般这种情况要解决的话, 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加大混响 来增加声音融合度, 不过如果不是大混响的歌, 这种方式不太建议
另一种是, 使用EQ进行处理 对频率进行修剪 使其更加贴合其他乐器
EQ技巧
通过扫频找出声音最突出外冒的那个点 然后衰减, 衰减后声音可能会变得闷, 我们可以通过提升其他频率来补充亮度
另外一种扫频方式是, 找出融合度最贴的那个频率点, 然后衰减该点附近的频率
目的都是一样的, 只不过操作手法不一样
音量匹配
除了使用EQ之外, 我们还可以通过音量平衡的手段来实现音轨间的融合度,
实际上 这音量平衡是贯穿整个混音的, 音量是声音的命脉, 无论是EQ还是压缩, 其本质还是围绕的音量处理的,
EQ是控制某个频段的音量, 让高频低频之间更加平衡, 而压缩控制的是不同时间段的音量, 让前一秒和后一秒之间的音量更加平衡
这里所说的平衡, 可以理解为差距, 差距缩小了, 声音自然融合
而要做到合适的音量平衡并不容易, 没有人会告诉你怎样匹配才算合适, 大部分人都只在教你宿主和效果器的操作和使用, 然而效果器原理你再精通, 也不代表能混好一首歌
对于音量匹配, 我在这分享一下我个人的粗浅经验, 以贴唱为例:
将人声音量不断拉高直到感觉声音外冒, 然后往回拉, 直到人声被伴奏包裹, 仔细对比两者的差别, 要求是人声被伴奏包裹但不能掩盖住人声, 人声依然要清晰听见
锻炼听力最好的办法就是对比, 只有尝过了甜和酸, 才知道怎样才算甜, 如果总是吃酸的, 你会误以为酸的就是甜
不仅仅是音量匹配, 混音的各个步骤都需要进行前后对比, 比如效果器旁通对比, 不同参数的对比, 等等 找到一个合适的临界点
好了 回过头来
我们在进行人声和伴奏音量匹配的时候, 偶尔可能会遇到如下情况:
- 往上拉 人声太冒, 往下拉, 人声听不清
- 人声大部分时候和伴奏融合的挺好, 但偶尔某个地方还是会冒出来
面对第一种情况, 基本上是频率不均衡导致的, 我们需要从频率入手, 通过EQ对一些特色频率的衰减, 让声音高低频平衡, 在这个前提下, 再进行音量匹配, 效果就会好很多
第二种情况, 如果声音躲躲闪闪, 那么就是动态控制不到位, 需要使用压缩进行处理, 如果压缩过的人声依然有少部分会外冒, 那我们可以采用自动化音量包络的方式, 将个别外冒的地方声音往下拉
本文为作者原创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