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最近在研究弦乐的编配, 顺带把主调复调的知识梳理了一下, 有一部分内容来自于deepseek, 仅做参考
主调
什么是主调音乐
主调音乐它是一种音乐形式
我们听的大部分流行歌曲都是主调音乐, 但凡你听完后只能记住一条人声旋律的音乐, 都属于这一类
用AI的话来说, 它就像是: “明星主唱 + 伴奏团” 的感觉
主调音乐的特点
有一个绝对的主角(主旋律),其他所有声部(和声/伴奏)都是为它服务的绿叶
我们的注意力会自然而然地被那个清晰、突出的主旋律吸引。其他的声音虽然也在响,但它们的主要任务是衬托主角,让主角更好听,而不是自己跳出来讲故事
通俗理解
简单说:主调音乐 = 1个老大 + 3个小弟。小弟们围着老大转。
复调
什么是复调音乐
复调音乐同样是一种音乐形式, 与主调音乐不同的是, 它有多个主角, 每条旋律拿出来都可以当成一首独立的歌
复调音乐的特点
有两个或更多同等重要的旋律线同时进行。它们各自独立,但又和谐地交织在一起,像在平等地对话、辩论或轮流发言。
我们的耳朵可能会在不同旋律线之间来回切换,觉得“哎,这条旋律好听!……等等,那条也很有意思!”。它们不是你伴我唱,而是你唱你的,我唱我的,合在一起却异常和谐美妙。
常见例子
- ∙卡农(如《两只老虎》):一条旋律先开始,过了一会儿,另一条旋律完全模仿它再进入,形成轮唱。这就是最典型的复调。∙
- 赋格:这是复调音乐的巅峰形式,非常复杂严谨,像用音乐做的精密数学题。∙
- 中国民歌《黄河大合唱》中的《保卫黄河》:也是卡农式的轮唱,是复调。
通俗理解
简单说:复调音乐 = 3个或4个平等的老友,在一起精彩地聊天。
总结
表格如下:
| 特征 | 主调音乐 | 复调音乐 | 
|---|---|---|
| 核心 | 一个主旋律 | 多个独立旋律 | 
| 声部关系 | 主次分明,和声为辅 | 平等对话,相互交织 | 
| 听觉焦点 | 集中、清晰 | 分散、需要追踪多条线 | 
| 好比 | 领袖演讲 | 圆桌论坛 | 
| 常见应用 | 流行歌曲、大部分歌曲 | 卡农、赋格、高级的弦乐重奏 | 
在我们的弦乐编写中:
- ∙当你让第一小提琴拉主旋律,其他提琴只拉长音或节奏型伴奏时,你写的就是主调音乐。
- ∙当你让第一小提琴和第二小提琴演奏两条不同但都很好听的旋律线,大提琴也在演奏一条低音旋律线,它们相互呼应对话时,你写的就是复调音乐。
流行音乐作品常常是两者结合的:大部分时间是主调音乐,在关键的段落用复调手法来增加厚度和趣味性
到这里, 可能会有小伙伴会有疑问, 很多流行抒情歌编写弦乐都是用了复调音乐的一些技术, 那这首歌最终算是主调音乐还算是复调音乐呢?
当然算是主调音乐, 因为歌曲的核心还是以人声旋律为主
弦乐的副旋律虽然好听,但它在音量、音区和重要性上,都刻意地被安排在人声之下,扮演“绿叶”角色, 有着明显的主从关系, 不会去抢人声的风头
而复调音乐, 能明显听出两个或多个旋律之间的平等关系
最后, 学无止境, 弦乐这一块我也还在学习中, 等更进一步了再跟大家分享弦乐的编配😬
本文为作者原创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 谢谢